求解提前期的详细计算过程
陈启申老师,我最近拜读了您的《ERP-从内部集成起步(第3版)》,感觉您写的很不错,体现了很多细节。在这里我想向您讨教一些问题。
书中5.3 和 17.3.3 章节中您详述了加工提前期分解成的5中作业时间。我尚有些疑问如下。
1,您说的排队时间,等待时间,传送时间,是不是相对每批量来说的。如某加工件的批量设置为10,排队时间即平均每10个加工件在工作中心排队上机的时间。
2,我曾理解批量为某工序一次性操作中的数量,既某项工艺中,把10个加工价同时放入工作中心中进行加工。而所谓的“准备时间”是否是针对这10件批量的准备时间。但如果这样理解,那么“加工时间”也可以说是针对每批来说的,而统计单件加工时间就显得没有多少意义。
3,分别用Tp、Tz、Tj、Td、Tc分别表示某工序的排队时间,准备时间,加工时间,等待时间,传送时间。N表是批量,那么该工序的的生产周期T=Tp+Tz+Tj+Td+Tc。如果计算数量为n的某订单在这个工序上的生产周期,p=[n\N]+1,那么应该是 T=Tp+p*Tz+p*Tj+Td+Tc.既单批的排队时间,等待时间,传送时间之和加(准备时间+加工时间)*批数。其中准备时间也要与批数相乘,我理解为,准备时间和加工时间实际上是可以合并的,在任何时刻某批材料独占工作中心。
4,我是否可以把传送也理解为一个工序来,从而使每个工序的时间中少一个传送时间,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认为,传送是一个工艺路线中的一个工序,它是产品从甲地到乙地,从而从工艺层面上来管理物流过程。
5,对于一个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怎样计算出来的,您书中我还没找到一个完整的路线,我自己虽然有些概念,但并不确认自己的思路正确,所以您能提供一些更详细的算法吗。